“注册资金实缴到底怎么操作?”“申请补贴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跨区域经营如何合规?”——这些让企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如今只需输入一个对话框就能得到堪比专业顾问的解答。近日,中聚集团旗下中聚企服团队推出的中聚AI突然刷屏创投圈,其基于自研“女娲大模型”的深度企业服务能力,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懂政策的AI”。
这款AI究竟有何不同?它如何用技术撕开企业服务市场的痛点?或许,答案正藏在“让企业少走弯路”的细节里。
企业服务的“世纪难题”:政策复杂、人力成本高、信息滞后
政策门槛高:各地政策每年更新超20%,仅2023年各省市补贴政策就超过5000项,企业法务团队难以实时跟进;
服务碎片化:工商注册、财税合规、资质申请等需求分散在不同部门,传统中介收费高、周期长;
试错成本巨大:某科技公司曾因漏交一份材料错过百万补贴,另一家企业因跨区域合规疏漏被罚数十万……
“中小企业往往要花30%的精力处理行政事务,而非核心业务。”一位连续创业者坦言。而中聚AI的诞生,直指这一痛点——用技术将“政策迷宫”变成“可视化导航”。
中聚AI的“破局三刀”:从问答到预判的颠覆
与传统AI客服的“关键词匹配”不同,中聚AI的“女娲大模型”更像一位拥有十年经验的企服专家,其核心技术优势可总结为三大引擎:
1.自然语言理解引擎:听懂“人话”的AI
用户问“公司没实缴会不会出事?”,它能解析出背后的真实需求是“注册资本实缴流程及风险规避”;测试中,即使输入“补贴咋搞”“跨省经营怕踩坑”等口语化表达,意图识别准确率仍达99.1%。
2.动态知识图谱引擎:覆盖5000+政策的“活字典”
数据库接入全国31省市最新政策,包括产业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细分领域;而在过去企业咨询这类问题需支付律所每小时千元费用,如今中聚AI的答案已通过3.7万+风险案例反向验证。
3.智能预判引擎:比企业更懂风险的“预警雷达”
根据企业画像(行业、规模、地域)预判潜在风险。例如检测到“食品贸易企业”自动推送“进口冷链新规”;发现“员工人数超100人”时提示“社保审计重点”。
从“工具”到“服务”:中聚企服的降本增效革命
中聚集团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不仅要做一个企业AI智能问答助手,更要做“咨询-办理”无缝衔接中聚企服的入口。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先用AI精准解答问题,再用专业团队解决执行难题,真正实现“问得明白,办得高效”。
1. 零门槛的“24小时企服顾问”
免费开放:中聚AI在中聚企服官网和小程序不限次数咨询,企业主随时提问,如“申请出口退税需要哪些材料?”,AI在1分钟内给出全流程清单,甚至附带《海关备案表》模板下载链接。数据显示,35%的咨询发生在非工作时间,解决中小微企业“下班后找不到人问”的痛点。
2. 从"AI解惑"到"专业代办"的无缝衔接
当中聚AI解答完企业主的疑问后,如果用户发现业务办理流程复杂、材料繁琐,可以随时切换到中聚企服平台,在主页的"企业服务"板块中找到对应业务(如公司注册、资质办理、税务筹划等),选择专业团队进行一站式代办。
全国200+城市覆盖:无论您身处北上广深,还是三四线城市,中聚企服都能匹配当地专业服务商。
30分钟极速响应:在中聚AI咨询完后直接在中聚企服首页提交业务办理需求,专属顾问将在半小时内联系,提供从材料准备到进度跟踪的全流程服务。
明码标价,全程透明:中聚企服所有服务价格公开透明,杜绝隐形收费,让企业主真正省心又放心。
3. 服务闭环:让企业只聚焦“关键决策”
中聚AI的终极目标,是让企业主从繁杂事务中抽身;
省时间:AI解答政策疑问,避免反复跑窗口、查官网;
省人力:复杂业务交给专业团队,减少内部行政负荷;
降风险:AI的合规预判+人工复核双保险,规避材料遗漏或流程错误。
中聚集团的长期主义——“为降低企业成本而生”
中聚AI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中聚集团创始人富有始终坚持“为降低企业成本而生”这一理念的延伸。从最初的企业代办服务到如今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中聚始终致力于用科技赋能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女娲大模型基于真实企业场景训练,拒绝纸上谈兵,真正实现了"让政策看得懂、让服务找得到"的突破。据测算,当中聚AI服务覆盖100万家企业时,每年可为社会节省超百亿元的成本。这种将复杂流程标准化的能力,正在让中聚AI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企业经营基础设施。正如一位用户所说:"它让我们终于可以专注于业务拓展,而不是被琐事缠身。"这正是中聚团队的初心——用技术扫清创业路上的障碍,让每个企业家都能轻装上阵。
当中聚AI用技术抹平信息差,当“跑政府窗口”变成“对话框输入”,企业服务的形态正在被重新定义,这种颠覆背后,是中聚集团对“降本增效”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