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消费生活

为什么大型电站越来越多选用TOPCon组件?晶科能源的答案在这里

在光伏行业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光伏组件的选型标准也在悄然变化。过去“拼效率”的逻辑逐渐让位于“拼综合发电能力、拼投资回报周期”的新标准。在此趋势下,TOPCon组件凭借其优异的发电表现、技术成熟度与系统适配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型地面电站项目的青睐。

高双面率,带来更可观的发电增益

TOPCon组件的一大核心优势,便是其出色的双面发电能力。晶科能源的TOPCon组件双面率高达85%,已接近行业理论上限。这一特性在大规模应用场景中具有明显收益。例如在草地、沙漠、水面等高反射率环境中,TOPCon组件背面可以显著增强整体发电量。以晶科能源在新疆克拉玛依的实证项目为例,高双面率组件在沙地条件下每年可多发电305.2 MWh,草地条件下也有209.4 MWh的增益。这些发电量的提升不仅直接转化为更高的售电收入,还有效缩短了项目投资回收期。

优异的弱光响应,实现全天候稳定发电

除了双面发电能力外,TOPCon组件在弱光条件下的响应表现也尤为突出。光伏组件的标准功率测试多在1000W/㎡的强光环境下进行,但现实中,大部分地区在全天多数时段的辐照度都低于这一标准。在清晨、黄昏、冬季以及阴雨天等低光照环境下,组件的发电能力将直接影响电站的收益稳定性。

晶科TOPCon组件通过优化隧穿氧化层结构与并联电阻,有效降低能量流失,提高弱光转化效率。在河南的实证数据显示,冬季早晚时段(如7:00-9:00及16:00-18:00),TOPCon组件仍能保持良好的发电输出,全天均衡发电能力进一步提升项目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兼容性强、系统成本更优,适配各类场景部署

TOPCon组件不仅发得多、发得稳,在系统适配性与综合成本控制方面也具备明显优势。晶科TOPCon产品普遍采用标准化尺寸,便于与主流支架系统、逆变器及施工方案无缝衔接,避免了因组件尺寸不一带来的额外调整成本。

同时,TOPCon组件散热能力较强,实际运行温度更低,能够进一步减少高温带来的发电衰减,降低LCOE(单位度电成本)。在海南海口的实证测试中,晶科TOPCon组件较传统产品平均运行温度低2~3℃,相应发电效率提升显著,为高温地区的项目部署提供了极大支持。

此外,晶科还针对特殊场景,如高冰雹、高湿热、高载荷等环境,推出了定制化的TOPCon产品版本,满足不同项目在耐候性、安全性上的差异化需求,真正实现从沙漠、山地到海上、雪原的全场景覆盖。

当前光伏电站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是长期收益、系统稳定性和资产安全。晶科能源TOPCon组件凭借高双面率、优秀的弱光响应和系统兼容优势,提供了“发得多、发得久、回报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随着TOPCon技术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优化,其在大型电站中的竞争力将愈加显著。

关于晶科:

1、全球最大组件制造商:六次获得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2024年达99.6GW,市占率超20%,累计出货突破300GW,稳居行业龙头 ,2024年全球前五大组件厂商中唯一盈利企业。

2、全球化程度高: 海外营收占比70%,全球35个分支机构,10余个生产基地分布于中国、东南亚、中东和美国,累计服务全球近200个国家地区4000多家客户。

3、领先技术:27次打破光伏产品效率和功率的世界纪录,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3.84%,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26.5%,研发投入占营收6%-7% ;

4、专利布局:公司累计共申请专利近4200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2800项,其中N型TOPCon专利462项,专利数量和价值位于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5、数字化: 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AI优化生产排程与能效管理,单位制造成本降低30%,交付效率提升40%;获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认证,构建智慧供应链体系;

6、ESG标杆企业: 全球首家通过SBTi三大气候目标认证,绿电使用比例53.3%,减排1.5亿吨CO,已建9座零碳工厂,行业首家加入RE100/EP100,MSCI评级BBB级,领跑光伏低碳转型。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