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原色见文队”前往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开展“原色绘漳,文韵润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福建省文旅厅和文物局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探寻习近平总书记漳州考察足迹,聚焦“过去·现在·未来”三维度,聚力“体-相-用”实践模式创新,借“古城黄、闽南红、海洋蓝”三原色文化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探寻历史文化名城底色,活化红色基因,彰显海洋精神,擘画文化名城蓝图。
图为2025年1月12日实践队于漳州古城合影(实践队供图)
溯源明体,载文成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2月11日至2月15日,“原色见文队”追寻领袖足迹,探秘漳州文化幽微之奇妙征途,体悟“古城黄、闽南红、海洋蓝”在漳州这片沃土上的精神力量与文脉传承,解锁其深藏奥蕴。实践队员探访漳州博物馆,回顾漳州往昔之峥嵘岁月;赶赴漳州古城,探寻千年古城的叙遗实践;徜徉关帝庙宇古建,体会剪瓷技艺之巧思,漳城历史之文脉在此叙说“文化润城”的生动实践,使炎黄文化于新世焕彩。实践队员在谷文昌纪念馆与漳浦三朵剪纸艺术馆的参观体验中,切实感受“闽南红”彰显的奋斗精神与文化传承担当,“闽南红”是古厝传统里热情的鲜明映照;是凝聚着革命先贤谷文昌的伟大精神;亦是红宣之上非遗剪纸的夺目亮色。于东山澳角聆听“海洋蓝”的传奇佳话,感受非遗贝雕的无限畅想,“海”的文章在此挥墨,文化名城蓝图徐徐展开。
图为2025年1月13日实践队于谷文昌纪念馆参观(实践队供图)
体相为用,传道有术
原色见文队通过历史宣讲、文艺创作、非遗体验等形式,播撒文化薪火。于漳州古城,讲述漳州市花水仙花与陈元光事迹,展示教习芗剧《安童哥买菜》,为幼儿开启通往历史幽径的轩窗。在谷文昌纪念馆,团队与他校学子一同感怀谷文昌“一心为民、艰苦奋斗”之精神,体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境,以榜样激励青春担当。至东山岛,改编《青花瓷》为《东山谣》,传唱地方风情;学习剪瓷非遗技艺,“以瓷为笔,以剪为墨”,化剪瓷唱厝顶好戏。寻“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漳浦,依春节之韵创作,以剪纸传承文化。
图为2025年1月14日实践队于漳浦三朵剪纸艺术馆体验非遗剪纸(实践队供图)
值乙巳蛇年,队员以春节为切入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在澳角村与幼儿共贺新春,制作吉祥结、春联、红包体验春节文化,创作手势舞讲述春节故事。虽“萤烛微光”,却能“增辉日月”,点滴汇聚,让春节文化传承成为文化繁荣之生动注脚,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图为2025年1月14日实践队于东山县澳角村与幼儿合影(实践队供图)
化人达用,文述倾城
实践团队通过镜头记录、视频拍摄、网络宣传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漳州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与深厚底蕴,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原色见文队于学院公众号发布推文,传播推介漳州历史文化和时代华音;特创“非遗有声”专栏,对话非遗传人,共谱传承新声;又制宣传视频,以中色之古话文脉传承,以闽红之韵传时代强音,以海洋之蓝绘强国未来。队员们在实践中体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矢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文化名城蓝图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
原色见文队通过活态传播的方式,讲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文化故事,聚焦“古城黄、闽南红、海洋蓝”三原色文化,承古往而致敬历史,启今朝且传承红色基因,展未来共擘画发展新蓝图。诚邀天下亲朋有幸亲临漳州福地,体验古城三色文韵之奥妙,话千年交谈之良言,共同书写漳州“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新实践。(泉州幼高专原色见文队供稿)
图为2025年1月15日实践队于东山县澳角村兴海大道合影(实践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