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领域一直是技术创新的热土,而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正在迎来它的全新应用场景。近日,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在公开演讲中提到,未来的医疗领域将不再仅依赖传统的医生,而是通过AI技术,尤其是大模型,来“造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王小川指出,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记忆力、良好的沟通问答能力等优势,使其成为医疗领域最适合的应用之一。特别是医疗领域对安全性和准确性的高要求,正好与大模型在推理、思考和多模态处理上的强项相契合。大模型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提供诊断支持,还能在医疗信息管理、脑科学、基因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黄仁勋,英伟达CEO,也在访谈中提到:“学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生命科学才是未来。”他认为,生物医药将是AI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王小川同样强调,生命科学才是AI最终将深度触及的方向,AI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命。
百川智能,作为国内唯一专注医疗的大模型创业公司,提出了“造医生”的理念,力图解决医疗供给不足的“老大难”问题。王小川回忆道,2021年将搜狗公司卖给腾讯后,他便决定未来20年将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大众健康领域,先后创办了五季医学和百川智能。五季医学致力于AI检验检测设备的研发,而百川智能则专注于打造“AI医生”。
根据王小川的介绍,医疗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层次,从L0到L2,主要是人类驱动或者机器辅助;到L3,AI可以在特定场景下给出诊疗方案并由医生确认,形成AI主导、人类辅助的模式;L4时,AI将实现“真正的医生”;最终,当AI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全病程管理上超越真人时,AI将进入完全自主的时代。
百川智能致力于实现L3层次的医疗环境,即人类与AI协作的模式。王小川认为,随着AI医生的到来,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时代也将同步到来。通过大模型的助力,百川智能希望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推动医疗供给的质变,打破现有的医疗资源瓶颈,实现更加普惠的医疗服务。
百川智能的目标是通过“造医生”的理念,让AI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每个患者提供精准、及时、高效的医疗支持,开启智能医疗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