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快讯

职工需求在哪里 行动风向标就在哪里

“上下井换衣服的时候,更衣凳有了软包,既舒适又温暖,非常贴心实用。”前不久,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杨村煤矿工会充分考虑了职工的使用体验,对原有硬板凳进行软包处理,既保留了其实用性,又增加了其舒适性。杨村煤矿职工张震在看到职工浴室的小变化时喜笑颜开地说道。

杨村煤矿始终坚持抓紧民生关键领域,以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各项举措,不断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传递出满满的“民生温度”。

围绕“民声”定“民生”

“经常在矿区内找不到停车位,能不能再多规划出几个车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增多,给车充电也成了我每天的心事了,建议多安装几个充电桩。”……

在杨村煤矿工会“五转五增五提升”暨民生工作座谈会上,职工们畅所欲言,提出关于食堂餐饮服务质量、改善洗浴环境、增设停车场地、安装充电桩等关系民生的实在问题。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现场讨论,真正与问题“面对面”、与职工“心贴心”,拿方案、定计划、抓落实,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现场一一答复。

“我们对每条意见都进行认真整理分析,把职工关心的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将职工的‘需求账单’变成‘幸福清单’。”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勇表示。

办好“要事”解幸福“钥匙”

走进杨村煤矿,原本空旷的篮球场一侧,整齐划一地新增了35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矿区停车难的问题。

随着职工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矿区原有停车设施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杨村煤矿部分职工面临车辆停放不便的困扰,不少职工不得不将车辆停放在矿外道路两侧,既影响通行安全又存在财物受损风险。

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痛点,该矿将停车位扩建工程作为重点民生项目。通过现场勘察与可行性分析,创新采取“三不”改造策略——在不改变场地功能、不削减公共区域、不新增建设预算的前提下,利用篮球场空闲位置,合理规划,通过精准划线新增标准化车位35个,真正实现了民生工程提质增效的目标。

近年来,杨村煤矿持续盘活资源,优化重点区域车位配给,累计整合增加车位一百余个,既营造了干净有序的矿区环境,又缓解职工停车难问题,以实际行动办好民生要事,擦亮幸福底色。

促进“民意”都“满意”

坚持以服务矿井职工为立足点,持续开展惠民利民的便民服务活动,将丰富多彩的便民服务送到职工“家门口”。

杨村煤矿工会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办职工之所需,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救助。今年以来,春节慰问困难职工394人24.95万元,入户走访8家,发放大病救助金1.1万元惠及6名职工,缓解职工困难家庭生活压力的同时,为他们送去了矿党政的关怀与温暖。

此外,该矿工会坚持以新颖性、多元化文化活动,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除夕夜“绚丽烟火、逐梦幸福”烟花秀、“迎新春”趣味游园、元宵节“猜灯谜”、“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开展“巾帼展风采活力向未来”创意工间操比赛等活动,让职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一直以来,杨村煤矿深入践行“我为职工办实事”的初心,全力打造幸福杨村,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职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了解职工需求,把关心关爱送到广大职工的心坎上,共同绘制出一幅职工幸福、矿井繁荣的生动图景。

(徐姗姗)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