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元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22亿元,同比增长31.27%;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9.81亿元,同比增长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45.6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嘉元科技的业绩直转向上,领跑行业,2025年一季度,诺德股份的净利润为-3767.23万,中一科技的净利润为-322.42万,铜冠铜箔的净利润为475.15万。嘉元科技表示,第一季度由于公司销售订单增加,同时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进而导致毛利率上升。
据了解,嘉元科技产能和市占率处于国内锂电铜箔行业第一梯队,多年来持续供货宁德时代等国内头部新能源企业,是行业首家率先发布业绩扭亏为盈公告的企业。
铜箔加工费有所提升,春天或至?
锂电铜箔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高效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锂电池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作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主要材料,锂电铜箔的需求也水涨船高。然而,众多企业纷纷涌入,试图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却导致了产能的快速扩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嘉元科技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提升平均产品价格推动毛利率率先修复,展现了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实力。
2024年铜箔行业进入周期性“阵痛期”,供需失衡的状况下,众多企业业绩纷纷由盈转亏。锂电铜箔加工费遭遇下跌,拖累行业上市毛利率普遍滑落至盈亏平衡线附近。
根据SMM数据,截至25年4月11日,锂电铜箔加工费4.5/6/8um 加工费分别为2.7/1.9/1.85万元/吨,其中 6/8 um 加工费同比分别+8.57%/+12.12%。目前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铜供应链产生扰动,后续铜价有望持续上涨,下游铜涨价预期强烈,铜箔企业盈利有望随价格回升而逐步修复。
行业或已结束寻底,加工费继续下降空间极为有限,龙头嘉元科技已率先实现扭亏,部分头部铜箔企业也从持续亏损的状态看到迎来拐点的希望;随着行业产能出清将加速,未来锂电铜箔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嘉元科技这样的头部企业集中。
取消过剩产能建设,持续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对于锂电铜箔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更薄的厚度、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导电性等。只有能够适应这些技术变革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嘉元科技是一家对研发高度重视的企业。2024年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共计2.74亿元,同比增长16.44%,研发人员总数达27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24%。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嘉元科技脱颖而出,率先披露了实现扭亏为盈的2025年度一季报。这背后离不开其深耕铜箔行业二十余年,在产能规模、技术研发、工艺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奠定的领先优势。
此前,嘉元科技为度过寒冬也作出一些艰难的决策,去年9月,公司“忍痛”终止了筹划三年的“年产5万吨高端铜箔建设项目”,放慢扩张步伐。2024年09月24日,公司自愿披露与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意向书解除协议》的公告,就年产5万吨高端铜箔建设项目解除协议,取消过剩产能的建设,持续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随着下游数据中心、AI等领域迅速发展,嘉元科技也不断加快在国产高端电极电路铜箔的技术突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服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行业对高频/高速数字线路的需求激增。公司为加强在PCB高端铜箔领域布局,推动高端电子电路铜箔的国产替代进程,取得了RTF、HTE、HVLP、IC封装极薄铜箔和HD|铜箔等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的技术突破。目前,公司生产的HTE铜箔产品,满足常规CCL覆铜板、PCB线路板和HD|印刷电路板需求。同时开展高性能RTF铜箔、VLP铜箔、HVLP等高端电子铜箔产品的研发,满足5G通讯和汽车智能化等领域实现高频高速电路板性能方面的应用。
据了解,在技术创新方面,嘉元科技4.5μm极薄高端锂电铜箔产品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在微孔铜箔、单晶铜箔、载体铜箔、复合铜箔新型特种铜箔研发上已取得突破,并持续推进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高硅负极电池、“低空经济”等所需新型负极集流体产品的研发和送样。其中,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已经小批量供货。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订单不断
近两年,嘉元科技也正积极推进与海外客户的战略合作。2025年1月,公司宣布与国际知名电池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并签署了采购订单,为其供应锂电铜箔。据嘉元科技看来,这次合作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进军欧洲等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该公司在2024年导入新海外客户后,再次获得海外订单。
嘉元科技的股价从2024年底的收盘价14.73元/股,到4月28日收盘价18.46元,股价涨幅接近30%。可见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预期的坚定信心!
或许,鉴于行业已进入成本支撑阶段,可以大胆预测一波,随着行业老旧产能加速淘汰,出现并购重组、不具备生存能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后,2025年极有可能成为铜箔行业走出低谷的关键年。